把程式寫好的方法,
第一,把程式寫出來,
第二,把這程式嫌得一無是處,
第三,把他改得更好,
如此0.0
自我質疑這一點我同意,這會讓自己的code寫得更好,我們都會在半年後回頭看自己的code,總會想當初怎麼這麼爛,寫這什麼鬼東西啊,呵呵。
這 邊我簡單的說明一下我對正確環境的想法。
1.要有人可以引導你入門(告訴你怎麼樣學習)
2.在你學習過程中會不斷有產出,而且會 有人針對你的產出給予批評或建議,而且一定要詢問你:為什麼這個地方你是用這個寫法,不是另一個,原因是甚麼? 我認為每個作法如果未盡完善,那一定都要有人可以challenge你,不然只會一直錯下去。
3.剛開始就把你一些習慣導正(Ex: Coding style),並質疑或教導你甚麼是正確的,你才會學會思考甚麼樣的做法是好的,甚麼樣是不好的,有自己的心得再提出來討論,自己未來才會具備真正能解決 問題的能力,也才有本事過濾網路上找到的資訊,而能做到這樣子,後續的學習慢慢的就可以自己來了。
我認為師父只能教會你基本的知識跟做學 問的方法,後續怎麼來還是你自己最重要。
當然了,引你進門的人如果本身已經錯誤了,那你怎麼樣都不會正確的,基於此,我們自己也要有辨識 能力:這個師父到底是有能力的,還是半桶水?
如果你發現你的師父總是要你不要多問,做就對了,或者他說的內容你總是難以認同,不太看你的 code,只說可以功能run就好囉...這些特徵原則上都是一個危險指標,是有助於你辨識你該不該完全相信他說的,但有些狀況是涉及了企業文化與既有的 運作模式而受限,最好的方式還是找到你認為可以學習的對象,好好的跟他請教吧。
sorce: http://www.dotblogs.com.tw/jimmyyu/archive/2010/05/20/15364.aspx